国际炒家又来伺机猎杀,青山控股能逃过一劫吗?

迫于压力,伦敦金属交易所(下称“伦交所”、LME)宣布暂停伦镍交易直至3月11日。

LME3月9日宣布,尚未针对恢复伦镍交易设定日期,预计不会在3月11日前重启伦镍交易,重启也将采取一系列限价措施,例如10%的涨跌幅限制。

“在中外证券期货交易史上极少动用如此方式处理,说明期镍波动太异常了。”分析人士指出。

此前这家交易所刚刚宣布,取消所有在英国时间2022年3月8日凌晨0:00或之后在场外交易和LME select屏幕交易系统执行的镍交易。事件的起因是,伦镍价格暴涨,以及由此引发的部分投资者爆仓。3月8日,LME镍主力合约开盘从4.998万美元飙升至最高10.1365万美元,最高涨幅超过100%。

3月9日晚间,就在市场为大空头青山控股担忧之际,其回应称,用高冰镍置换国内金属镍板,已通过多种渠道调配到充足现货进行交割。

镍,起初广泛用于不锈钢的生产。近年来,需求主要来自新能源汽车领域。添加了镍的三元锂电池,可以大幅提升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发展,锂电池市场大幅扩容,因此,市场对镍的需求提升。

特斯拉的马斯克就曾指出,镍的稀缺是提高电动汽车电池产量的最大障碍之一。

脱离基本面的伦镍

供需矛盾是本轮镍价上涨的驱动因素之一。“库存来看,去年同一时间,伦镍库存为26万吨,今年只有7万多吨,3月7日伦镍库存减至7.68万吨,需求上升而库存严重缩减,直接推动了伦镍的价格”。中信建投期货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期货”)有色金属高级研究员王彦青告诉《财经》记者。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镍业分会3月8日撰文指出,“在镍产量连续保持增长的趋势下,增长的都是二级镍中的NPI(含镍生铁),而可交仓的一级镍却在下降。在LME进行交易的电解镍,和在印尼开花结果的NPI是两种不同的商品,仅有少部分在下游应用中存在交叉。”

“另一方面,地缘风险成为了伦镍价格异动的导火索”,王彦青评价道。俄罗斯镍矿储量占全球10%左右,并非所有镍矿形态都能进去期货交易,从历史数据来看,俄罗斯每年参与期货交易的镍矿占全球约20%。

市场投资者对于LME可能禁止俄罗斯镍参与期货实物交割的担忧也在升温。“这使本来减少的库存更为紧张。”王彦青评论道。

尽管如此,镍的价格暴涨依然被认为脱离了基本面,沦为资金游戏。光大期货有色金属团队指出,地缘政治虽然是推动因素,但海外恶意挤仓则是主要推手。短期镍价表现已经远远脱离基本面。

“伦镍大涨有基本面的推动,但也与基本面背离。”王彦青对《财经》记者分析。

市场人士将LME镍的暴涨矛头指向了“逼仓”。不过,这一结论至今未获得证实。

伦镍上涨的苗头早在今年1月已经出现,涨幅较为温和。“3月7日、8日的异常表现并不能完全用供需逻辑解释。因为这两天没有大事件发生,这种异动极可能是资金推动的结果,多头择机向空头逼仓。”王彦青判断。

市场有消息称,国内企业青山控股在LME镍衍生品市场上积累了大量空头头寸,用来对冲其在镍生产过程中可能的价格下跌风险,而遭到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商可逼仓。甚至有市场传言,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巨头嘉能可为关键交易对手。

公开资料显示,青山控股集团的前身是浙江丰业集团,由创始人项光达、张积敏于1992年创办,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不锈钢生产的民营企业。

各家公司期货交易的头寸属于机密商业信息,涉事公司并不可能主动披露头寸,相比于国内,国外持仓更不透明。“交易员之间会碰在一起聊天打听,总能估计个大概,青山控股在伦交所持有的头寸应该是被别有用心的敌手收集到了。”一位市场人士对《财经》记者解释。

由于期货属于保证金交易,一旦爆仓,所有保证金将全部损失甚至还需追加。在伦镍价格异动情况下,如果青山控股确实持有大量空头仓位,极有可能暴仓,损失不可避免。“但损失有多大可能不一定,首先伦交所已经宣布3月8日的交易无效,这就给问题解决提供了极大空间,青山控股可能会与多头谈出一个双方能接受的损失金额,但全部认赔几乎不可能。”一位市场人士分析道。

目前还不清楚伦镍的价格上涨对于青山控股会产生多大的风险。不过,项光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现轻松,其称,目前“仓位和经营都没有问题,老外的确有些动作,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对青山都很支持”。

隐秘的大宗商品贸易超级帝国

伦镍暴涨导致的轧空事件再次把嘉能可推向舆论前台。有媒体报道称,嘉能主导了这一轮伦镍的逼空行情。不过有期货市场人士认为是一些大宗商品交易商的集体行为导致了这次轧空事件的发生。

此外,3月8日,嘉能可也对外公开回应称,“上述这种说法完全是胡说八道(total nonsense)”。

然而无法否认的是,对于从事大宗商品交易的人来说,嘉能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其在大宗商品领域具备广泛的全球影响力,被媒体类比为“金融界的高盛”。

嘉能可成立于上个世纪的70年代,经过40多年发展,进化为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巨头,其已经形成了金属矿产、能源、农产品三轮驱动的业务结构。目前嘉能可拥有锌、钴的全球定价权,对铜价有一定影响力。

据公开报道,嘉能可发展壮大的历程,有创始人“石油之王”马克·里奇的野心和胆略,也有格拉森伯格为首的第二代管理层的扩张战略,后者对于嘉能可的发展功不可没。

马克·里奇是一名比利时犹太人,也被称为“20世纪最具争议的国际商人”,曾是被美国通缉17年的罪犯。

继任者格拉森伯格自2002年担任CEO,在位20年,直至2021年6月退休。其在任之际,恰好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快速腾飞之际。中国庞大的基建以及房地产的建设规模推动了全球大宗商品波澜壮阔的牛市,而格拉森伯格也抓住了这一机会。

在此期间,嘉能可通过不断地并购金属矿产、煤矿、油田,完成了从大宗贸易的轻资产模式到并购上游矿产资源的重资产模式的转变。通过一桩桩巨额并购,嘉能可试图改写行业格局和游戏法则,并在不少领域确立了广泛的影响力。

为筹备并购和业务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嘉能可分别在伦敦、法兰克福以及中国香港三地上市。不过,由于2015年之后全球大宗商品的低迷,业绩惨淡,嘉能可最终于2018年1月从中国香港黯然退市。目前总市值628亿英镑(约5200亿元人民币)

尽管全球影响力巨大,不过从业绩来看,嘉能可的表现没有那么理想,其净利润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

以2015年为例,彼时由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嘉能可净利润巨亏322.34亿元人民币(按照当时汇率折算)。随后,嘉能可在2015年下半年陆续公告减产铜、锌,促使全球铜、锌价格大涨,价格回升促使2016年嘉能可净利润扭亏为盈至95.66亿元人民币,2017年扩大盈利至377.48亿元人民币。

2012年至2020年,嘉能可期间赚到的利润与亏损几乎一样多。

2022030914102773

不过,赶上了2020年11月开始的全球石油、铜等的大宗商品牛市,投资者积极看好嘉能可的业绩表现。从那时起到现在,嘉能可的总市值增长了两倍多。

本文由:8608 发布于帅仔网,转载请联系作者,并且注明出处:https://www.shuaizai.cn/242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3月9日 下午10:08
下一篇 2022年3月9日 下午10:1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帅仔网:禁止锚文本、外链,违者拉黑,所有账号买二送一 【微信:Qzai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