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AR 与元宇宙概念正盛,在游戏与电竞领域更是诞生出不少新玩法,玩家能够在虚拟的世界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去围观一场拍卖会,或是进入带有仿真商店的游乐场,体验一场赛博狂欢。
但似乎在娱乐需求逐渐被满足的当下,我们还是会触景生情或是没来由的想起,许多年前那个需要拨号上网的年代,XP 熟悉的开机音乐与蓝天白云的桌面背景,微机课少有的自由上机二十分钟,打开 4399 的网页心满意足玩一会儿《火柴人》或是《黄金矿工》……[1]
去年,中国新闻周刊发布一篇名为《你有多久没玩网页游戏》的文章,更是引发不少 80、90 后的集体共鸣。从兴起、流行到让我们怀念“爷青回”,网页小游戏都经历了哪些衍变?本文结合游戏考古理论,将游戏作为当代媒介载体的形式之一,探索我们的数字游戏记忆与这份怀旧美学背后的心理诉求。
一、在童年时代风靡的4399们,怎么就成为了“时代的眼泪”?
万众参与的大娱乐时代,我们是否还需要小游戏?在解出问题的答案之前,让我们将时钟拨回到2000年。千禧年初,网易推出《大话西游 ONLINE》,成为门户网进军网游产业的第一次尝试,次年,盛大出品的《传奇》超出预期地展现出网游强大的吸金能力。
两年后,导航网站“Hao123”站长李平兴将自家网站以5000万卖给百度,投身到网游的新生浪潮之中。2008年,他创办的页游网站成为了 Google 年度 TOP10 中文互联网品牌,更打造出诸多如《黄金矿工》《热血三国》《明朝时代》的爆款页游,占据着不少人的少年回忆。这就是堪称“国内第一页游合集”的4399小游戏网站。
或许现在看来,当时的游戏画质与交互体验都很难称得上尽善尽美,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上瘾。无论是因为抓不到最大的那块黄金而捶胸顿足、在红色房间里找寻着各种线索逃脱,还是和朋友一起以冰火人的角色在森林里收集宝石、偷偷为了赛尔号氪金…..我们在游戏中通了一关又一关,游戏也承载着我们许多学生时代的青涩记忆。
同时,在国内游戏萌芽初期的小游戏们也成为之后行业内的“启蒙之作”,让我们耳熟能详的《魔塔》就是典型范例。
在多数大型游戏的主舞台还停留在网吧的十多年前,《魔塔》足以称得上是我们少有能用网页端玩到的“复杂烧脑游戏”,更被玩家形容成为“4399界的黑魂”。作为勇士过关斩将解救公主是主线剧情,其内核其实是一个考验计算与益智力的数学游戏。
《魔塔》游戏第一个页面
正因如此,才使得玩家们的讨论如此热烈,甚至直接催生了之后不下五六款更新版《魔塔》的出现。在早年间的百度贴吧与各种游戏论坛里,关于玩法攻略、关卡设定、世界观等等的讨论声音不绝于耳,而后期玩家们更是因为《魔塔》应该坚持做独立 RPG 游戏还是顺应移动平台的风潮,上线 H5 游戏而争论不休。
游戏自媒体“一机游戏”曾在文章中这样形容:“从简单的概念,到成品的游戏,从小众社区的狂欢,到玩家带来的变革,又从抠画质抓精细的容量提升,到遭到移动平台短平快的冲击,魔塔游戏这十几年的历程,仿佛是电子游戏行业的发展缩影,令人唏嘘。”[2]
不止魔塔一家小游戏在移动媒介更迭的浪潮中洗练变迁。让网页小游戏们纷纷转型 H5 游戏,甚至慢慢从玩家视野中消失的原因,还有Flash的退场。2020年末,Adobe 公司正式宣布停止对 Adobe Flash Player 的支持,各大浏览器纷纷移除 Flash 组件。
如今,当我们打开 4399 的网页,试图再玩一次《黄金矿工》的时候,或许会看到页面弹出几行字,提示使用的系统已经无法再支持 Flash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