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摸鱼大师」们的小品,其实学问挺深

九 十年代的每一个春节,我都在奶奶家过。
当时奶奶已从镇上的中学退休,叔叔刚被工厂买断,父母一直在为了是否应该辞职下海争论。
时代快速更迭,改革开放日新月异,旧体系进入伤停补时。平日里大家都在体验变化和冲击,只有到了除夕这一天晚上,血缘的纽带被重新勒紧,温暖的平房更像是对抗辽阔世界的庇护所,只剩下21寸彩电里的那场晚会提醒着我们与外界的关联。
春晚的所有节目里,最能集结我全家注意力的,是小品
2022013107363594

赵本山、陈佩斯、赵丽蓉,是这场欢笑仪式的祭司,这些杰出的演员普遍有着相似的人生轨迹——双眼见过大喜大悲,双脚丈量城乡大地,生活的磨炼和缪斯女神的眷顾合力,让他们的小品一度成为中国舞台戏剧的最高形式。
他们的成就之高,让那个年代的春晚蒙上了一层变色滤镜,我们和习惯斥责年轻人发型的退休老干部一样,坚定地认为当年的所有演员都是敬业的楷模,所有的节目都是历久弥新的精品,再看看你们今天弄的都是些什么玩意?
但必须实事求是地讲,那些年春晚的小品和我们的人生一样,并非个个都精彩绝伦。
众多“摸鱼”多年的小品演员也是我们的老朋友,那些并未成为传世经典的作品,如今咂摸起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一定会记得这张介于英俊和矬之间的脸。
作为一个不算有才华的演员,孙涛却每年都会以钉子户的姿态出现在春晚舞台,与如今经常扮演保安或民工的设定不同,孙涛青年时期最擅长的,是军旅题材。
1995年春晚,孙涛拿出了算是他职业生涯的代表作《纠察》。
军容不整的女文艺兵被纠察老兵逮到,百般求情但老兵不依不饶,最终即将退伍的老兵还是“犯错误”放过了女兵。虽然整个小品几乎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笑点,但军装神圣、法外有情的主题,和挂历上的风景照一样,是温顺的艺术。
观众笑不出来,但也说不出哪不好。
唯一能撩拨到年轻人内心的,是这对男女军人间那若隐若现的情愫火花,我当时就一直想象——这个老兵退伍后,还会和这个女文艺兵发生什么故事吗?
我二叔却不这么想,还有三年他的工人身份就会被四万块钱买断,但彼时的他无法预测这场风暴的到来,因为他正深陷于和我那个经常上舞厅的二婶闹离婚的漩涡中,浪漫和幻想早已与他绝缘。
曾经的国企工厂虽然鱼龙混杂,但Old School的工人师傅和军队纠察很容易产生共情,他们都把秩序看得无比重要。秩序越森严,女性的美艳就越容易被视为一种冒犯和僭越。当电视里女文艺兵被孙涛扮演的纠察训斥时,我二叔咬着牙冒出一句:“你婶儿的头型跟她一样一样的,上车床也涂指甲盖!都他妈不是什么好货!”
也大约就是从这时候起,我二叔下定决心投奔怒海,从倒卖厂里铝合金到沉迷扑克机和袋装白酒,最后彻底远离家人的视线,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慢慢活成了一声叹息。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二叔的愤怒肯定不是来自孙涛的小品,孙涛也不是老科里昂,他影响不了任何人生。只是我永远都会记得那个阖家欢乐的夜晚,孙涛的冷场小品和我二叔鲜活的愤怒,穿越荧屏形成了某种奇特的互文。
1997年春晚,孙涛又出演了《三姐妹当兵》,这次他成了三个漂亮女文艺兵的教官,主题依然是性别和秩序的冲突。对手戏的女孩翻三倍,孙涛在舞台上一口一个“毛病”玩得很嗨,但家人们都懒得看了,奶奶让我赶快把鞭炮放完,一会好回来等赵本山。
直到今天,孙涛依然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充当着鞭炮背景音,但坚持原则的军队纠察不见了,执着于军姿的教官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干体力活触霉头的打工人和怕老婆的丈夫,我们真就生活在庄重和秩序被解构的后现代了吗?
不过看着他那张似乎冻龄的娃娃脸,我还是能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激励,万物皆轮回,凡是繁盛过的,必将沦入破败。
只有敢于摸鱼、并坚持摸鱼的人能永葆青春,并活成时代的镜像。
2.欧亨利式的小人物
和孙涛一样当春晚钉子户的,还有郭冬临。
这位从1993年起就在春晚摸鱼的主儿,是个让人烦不起来也爱不起来的奇特存在。
但我对他第一次产生好感,是95年春晚的小品《有事您说话》。一位打肿脸充胖子的小人物,忍着“一夜风流”也要帮别人买车票,被人际关系网搞得精疲力尽,有苦难言,颇似欧亨利的小说。
九十年代,经济条件的贫与富、人脉的广与窄、面子的高与低,似乎都有了明显的分野。世界像一座刚开始注水的人工湖,实心的石头一定会沉底,只有掏空自己,才能争得在水面露脸的机会。
郭冬临扮演的这个人物,就有一种古早的衡水中学精神,一种做题家混社会的可爱笨拙。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把人物的疲劳和无力演绎出来了,似乎给这个人物定下了徒劳悲剧的基调——其实就算沉到水底又怎样呢?谁告诉你水底没有生机的?
郭冬临的短视频拍得还算不错
3.东北乡村版”阿凡达”:
上个时代的古老壁画
说到春晚小品摸鱼人士,潘长江其实也算一位。
在成为潘嘎之交男主角之前,他已经很多年没有拿出过像样作品了。
直到今天提起潘长江的小品,我得把时间调到二十六年前,1996年的春晚,他的代表作《过河》问世。
和2002年那支国足一样,对于潘子来说,本以为《过河》是开始,没想到成了巅峰。
潘长江扮演的城市知识分子,下乡传授农业知识的时候,遇到了美丽的乡村姑娘。姑娘不断提出难题考验他,而他用智慧和歌声不仅解决了难题,还抱得美人归。
小品的表演流畅,两位演员的配合精妙,那首“哥哥面前一条弯弯的河”更是长时间成为我的耳虫。
图片加载中…

但就单说这剧情,看着熟悉吗?
像不像东北乡村版的《与狼共舞》或《阿凡达》?
一个代表先进文明和生产力的男性,以开拓者的姿态来到落后地区,最终收获该地区女性的爱慕。如果按照萨义德的理论,这是妥妥的后殖民主义小品啊!

本文由:8608 发布于帅仔网,转载请联系作者,并且注明出处:https://www.shuaizai.cn/1949.html

(1)
上一篇 2022年1月31日 下午3:35
下一篇 2022年1月31日 下午3:3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帅仔网:禁止锚文本、外链,违者拉黑,所有账号买二送一 【微信:Qzai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