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地收入,是许多城市重要的财政支柱之一。
据中指研究院数据,2021年,全国300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5.62万亿元,同比下滑9%,为近年来少见的负增长情形。
这背后,与过去一年楼市逆转、市场转向、集中供地制度的推出不无关系。
然而,环球并非同此凉热。数据显示,全国超过百城卖地收入下滑,绝大多数都是三四线城市,而部分一二线城市仍旧创下历史新高。
那么,谁是卖地收入最高的城市?谁是土地财政依赖度最高的城市?
一、谁是2021年“卖地之王”?
2021年,12城卖地收入破千亿。
这12个城市,包括4大一线城市,以及杭州、南京、武汉、成都、苏州、重庆等主要强二线城市。
这些城市,基本都是GDP位居全国前列、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且房价基本都处于全国前列。
上海、杭州双双突破3000亿元,刷新历史纪录。其中,杭州卖地收入已经连续5年超过2000亿元,在全国独一无二。
广州、北京、南京卖地收入突破了2000亿元,武汉、成都超过1500亿元,苏州、重庆、天津、深圳、西安超过1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房价最高的深圳,卖地收入仅位居全国第11位,这与其城市体量不大、供地面积较少不无关系。
二、5年卖地收入排行:3城破万亿,10城超5000亿
卖地收入成为地方财力重要来源,已经持续了多年。
以最近5年(2017-2021年)来测算,谁是卖地收入最高的城市?
- 杭州、上海、北京4城破万亿;
- 广州、南京、武汉、成都、天津、苏州、重庆7城超过5000亿;
- 佛山、郑州、宁波、深圳、西安、济南、青岛、福州等超过3000亿元。
其中,杭州以1.3万亿的卖地总额位居全国之首,超过四大一线城市,这一卖地收入相当于深圳的3倍多。
杭州卖地收入井喷,与亚运、城中村改造和棚改、楼市热度居高不下等因素有关。
2022年是杭州亚运之年。为此,当地开展了大规模的体育场馆、道路、地铁建设,这些建设无疑都需要巨额的资金作为支撑,卖地收入充当了这一功能。
杭州这些大规模的土地出让,未来将会形成新的楼市库存,又会对房价形成平抑效应。
这就是大拆大建或大规模供地的两面性所在。(参阅《防止大拆大建,旧改凉凉?》)
土地供应井喷,固然会让短期的卖地收入井喷,但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土地,带动住宅供给量的提升,从而缓解供求紧张的局面,这是其积极的一面。
相反,如果因为人为控制,导致土地供应不足,或者住宅用地占比低于正常水平,难以跟上人口增长的步伐,新房供求紧张就是必然的。
毕竟,虽然全国房子数量已经出现饱和乃至过剩,但热门一二线城市仍旧存在结构性短缺,这在《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中有详细分析。
在这些人口流入城市,提高土地供应量,尤其是住宅用地供应量,依旧是当行之策。
三、土地财政依赖度排行:13城超过100%,只有4城低于50%
土地财政依赖度,一般可用卖地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之比来衡量。
如果以卖地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衡量土地财政依赖度,那么谁是依赖度最高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