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篇长文。不写车,写飞机。
新的一年,祝大家像飞机一样:飞出一个新意,飞出一个速度,飞出一个潇洒!
本文长达万字,希望能梳理UAM(城市空中交通)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背后逻辑。特别感谢知乎飞机大V卢西以及国内一位UAM从业者(要求匿名)的指导和支持,以及摩根斯坦利和NASA的相关研究报告。
一、万亿美元市场
一个月前,何小鹏在微博不经意晒出几张看起来像是空中拍的照片,点评说400米左右感觉最为平稳。这条微博写的很含蓄也很凡尔赛,暗示他正在为自己创办的飞行汽车公司亲自做产品测试。恭喜何小鹏,终于在一件事情上,比凡尔赛大师马斯克,更有资本凡尔赛了。
其它电动车创业者们只能测试新款电车,马斯克虽然创办了太空探索公司SpaceX,但这东西没法在大气层里久留,而且老马尚无机会或者说不愿意冒险亲自测试。
何小鹏的飞行汽车公司剑指一个全新的潜力市场,国外同行的说法是UAM,全称Urban Air Mobility,城市空中交通。
最近几年,中国的亿航智能、美国的Joby Aviation、德国的Lilium,相继在纳斯达克IPO上市。同时,小鹏汽车发布航旅者X2飞行汽车、现代成立飞行汽车公司Supernal,这些动作都将UAM这个陌生的概念摆在了我们眼前。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这样定义UAM,说它是一个“安全、高效的航空运输系统”,包含“载物(如小型无人机)和载人(如空中出租车)等场景”,并且这个系统“能够在人口稠密地区上空运行”。
如同汽车这样的地面交通行业正在经历的变化,UAM也在经历着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十字交叉革命。“新能源”和“自动驾驶”,被认为将会给UAM的广泛应用提供不可或缺的技术基础。
摩根斯坦利在2021年发布的最新研报中,给出了2040年UAM市场的规模预测,1万亿美元。
要知道,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才2467亿美元。今年全球市场增长很高,但应该也不会突破4000亿美元。如果新能源车行业能催生出特斯拉、宁德时代这样的万亿市值巨头,那么有万亿美元潜力的UAM是不是也能复制这一奇迹?
摩根斯坦利还对市场预测做了进一步拆分,1万亿的市场规模中,52%的份额属于货运物流,46%的份额属于城市载人,剩下的3%是民航航线市场和军政市场。
兴奋的不只是华尔街的投资人,NASA的科学家也在看好这个市场。在2018年发布的UAM研究报告中,NASA提出,城市空中交通发展会对现代社会的众多方面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房地产、土地使用和城市规划等方面。这些影响不仅体现在交通领域,也会体现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思维模式以及世界观等等。
这不难理解。马作为交通工具在应用在古代改变了军事、文化和人们对地理交通的理解;汽车、火车、飞机也都带来了马一样的变革。如果UAM这件事像我们今天的理想一样实现,它显然会是一场重大的社会革命。
NASA在研究中也提到,美国已经开始在UAM领域采取行动,促使美国的技术和系统在这个新兴行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为何摩根斯坦利和NASA,都认为UAM是一个改变世界的新事物,为何他们预测这是这个万亿美元级别的超级市场?
明明,我们今天头顶上看到一台直升机或者何小鹏乘坐的新型飞行器的概率,比中国队踢进世界杯的概率还要低!
二、“我想要飞得更高”
“我想要飞得更高!”汪峰这首歌能火,除了嗓子好,关键是唱出了全体人类的心声,听了有共鸣。
飞行是人类积压了千百年的欲望。为了飞上天空,人类做过非常多的尝试。包括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中。
在不同文明的经典文化作品中,飞行永远是艺术家手中的必杀技,让读者心驰神往。
1. 热气球
1783年,法国的孟格菲兄弟看到碎纸屑在火炉中上下飞舞,由此受到启发,将纸袋把热气聚集起来做实验,发现纸袋可以随着气流不断上升。随后,他们做了一个周长110英尺的模拟气球,并成功让其飞行了1.5英里。同年的11月,他们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载人空中飞行,热气球成功飞行了25分钟并飞跃了半个巴黎。这次的飞行,比莱特兄弟的飞机早了整整120年。
2. 滑翔机
1801年,英国的乔治·凯利爵士通过研究风筝和鸟,开始对滑翔机进行尝试,1847年,他制作了一架大型滑翔机,并且成功把一名10岁的男孩子带上天空。不过,当时的滑翔机要么是从山坡滑下,要么是由绳索拖曳升空。直到4年后,才成功研发出无牵引的滑翔机,成功飞行了约500米远。
跟随着凯利的探索,德国的一位工程师利林塔尔也对滑翔机颇为热衷,从1871年起,他就不断研究和制造滑翔机,其中,他成功制作了5种单翼滑翔机和2种双翼滑翔机,先后进行了2000多次飞行试验。
受利林塔尔的影响,莱特兄弟在建造其第一台动力飞机前,花了三年时间使用滑翔机来进行设计验证和飞行训练,可以说,滑翔机为飞机的成功研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储备。
3. 飞艇
1851年,法国人亨利·吉法德设计并制造了第一艘飞艇,但当时的飞艇还不能进行自主控制,直到1901年,桑托斯·迪蒙德把汽车发动机装上了飞艇,能投入使用的飞艇这才正式出现。
飞艇诞生后,很快被应用在战场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总共制造了超过460艘飞艇,到20世纪二十年代,飞艇在军事领域内的应用达到了顶峰。不过由于飞艇的安全性,以及飞机技术的不断提升,到三十年代末,飞艇产业便渐渐没落了。